跨境电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B2C平台、自营B2C和海淘,代表企业分别是洋码头、蜜淘、hai360海外购。
蜜淘是主打品牌限时特卖的海外购物网站。蜜淘的优势在于,已经建立了与广州保税区的直连合作,保税区备货直发,大幅缩短运送时间,价格优势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hai360海外购做的是传统的海淘业务(海外代购)。hai360海外购定位于海外电商服务平台,对接海外商家和国内消费者,为商家提供内容编辑、物流、客服和售后等服务,进而扫清了消费者海外购物的障碍。
国内愈发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对生活品质的注重,使得优质海外商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攀升,而今年跨境进口电商政策在跨境支付、通关和保税模式等方面也呈现多重利好。
事实上,今年跨境电商市场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多家创业公司相继拿到数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
但对于上述创业公司而言,其发展历程却历经曲折,它们又能否等来海购市场的真正爆发?
“最早没人说跨境电商,也不说海淘,叫倒爷。当时很多人质疑跨境进口电商,甚至形容我们为卖国贼和疯子。”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如此描述其创业之初面临的窘境。
对于道德上的质疑,曾碧波从经济学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宏观经济是讲究平衡的,出口贸易让中国存有大量外币,要通过进口把外汇储备消耗掉,这样人民币才能回到中央金库,再重新流通。”
2010年9月,洋码头网站正式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海外零售商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中国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直接购买海外零售商的产品,由海外零售商直邮国内。
创业之初,曾碧波口袋里只剩20万,但物流又必须做起来,曾碧波只好先拿硅谷朋友家的车库当货仓。为了减少朋友的工作量,保证在30分钟内扫完条码,他设计了一个收货系统,极大节省了传统物流浪费的人力成本。
“那是我第一次开26尺长的大卡车,调头拐弯简直太吓人了,一路心惊胆战。”曾碧波给腾讯科技翻出两年前在洛杉矶自己搭货架、开卡车送货时的一张老照片,回忆起当年打拼时的种种不容易。
作为一个轻供应链的电商平台,hai360海外购的商业模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Darren向腾讯科技解释,“我们的确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不好划入现有的任何一种,可以把我们理解成‘去哪儿’。”
“海淘通”为他们带来了大量低成本的精准用户,积累了相关的行业资源和数据积累,hai360海外购也应运而生。做了2个月的纯导购之后,它转型成为现在与海外电商合作的代购模式。
但腾讯科技发现,hai360海外购网站上仍有一些商品的描述是英文的,和海外电商的订单对接还没有完全实现,走国际直邮会比走保税区运货时间更长。想成为行业老大,必须在产品体验和商家合作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洋码头和hai360海外购将沿着重、轻供应链这两条平行线占领市场份额,相比于前两家争当行业一哥的野心,蜜淘似乎更想安安分分地做它的自营特卖。“我们只想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蜜淘创始人谢文斌说。
曾负责天猫无线产品的谢文斌在2013年萌生创业想法,同年10月成立北京背篓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最初6人来自阿里巴巴、百度、360等互联网公司。
在前身CN海淘经历了海外代购60%退单率的重创后,蜜淘转型成为今天主打品牌限时特卖的海外购物网站。谢文斌告诉腾讯科技,未来蜜淘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跨境进口电商自营平台,目标是唯品会和京东。
对于谢文斌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用户。他计划再花1年时间让用户记住蜜淘,并形成依赖,3年内实现最大海外购物自营平台的目标。
谢文斌回忆说,创业初期很艰难,不懂海关政策,甚至货到了仓库都不知道怎么发给用户。有时候20天该送到的货,一个月了还没到。他想起那些一起床就被用户追货的早晨,至今仍觉痛苦。
现在的蜜淘已经建立了与广州保税区的直连合作,保税区备货直发,大幅缩短运送时间,价格优势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蜜淘目前的业务分为两部分,重点针对大部分热卖品类推出的限时特卖服务,以及小部分针对长尾全品类用户需求而设的海外代购业务。
作为跨境进口电商自营平台,蜜淘希望成为这个垂直领域的老大。这要求公司加大商品品类的拓展,以满足更多用户的消费需求,但品类的拓展也将无可避免会带来库存风险。
很多人担心直邮会影响跨境进口电商的饭碗,谢文斌则不认同,他说,“海外电商不了解中国文化,不懂消费者需求,本土化运作成本太高,没法跟我们玩儿。”曾碧波预测,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格局将在3年内初见轮廓。
长久以来,海淘都被视为深水区,洋码头等创业公司的发展前景还需迈过假货和水货市场制造的行业门槛。